黎里古镇形成于南宋,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。旧时古镇黎里和吴江同里,湖州织里,常熟古里,共称江南“四里”。现区域总面积61平方公里,辖11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。0.69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以“丁”字形市河为轴,一河两街一百多条弄堂呈鱼骨状布局,始建于南宋的古市河东西向延伸近2公里。古镇现存明清民国建筑近18万平方米,既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旧居,又有鸿寿堂、周宫傅祠、端本园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和控制单位,总计56处,被费孝通先生誉为“水乡明珠”。以弄堂、缆船石为江南古镇之最,弄堂、古桥、缆船石之多,冠绝江南古镇。现有弄堂115条,其中暗弄90条,弄深超过100米的11条,全长1900多米的古市河上横跨着17座古桥,镶嵌着352颗缆船石。黎里人杰地灵,浓郁的人文氛围孕育出了爱国诗人柳亚子,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,国际大法官倪徵日奥,水利专家汝贤,农学家倪慰农,翻译出版家蒯斯曛,教育家柳无忌等一代又一代先贤名人。作为南社的发源地,黎里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摇篮之一,共有5位黎里人出自黄埔军校,其中一位还是教官,这在江南古镇中独具特色。黎里物产十分丰富,其中油墩、老虎豆、辣脚、套肠等土特产品闻名周边乡镇;中秋显宝、桥灯、舞龙、八月庙会等民俗活动在江南古镇中独树一帜。
近年来,黎里古镇以成功获批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为契机,聚焦古镇形态修复、业态导入、文化培植,积极打造特色文旅小镇,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,发挥中国历名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景区效应,加快推动长三角古镇群落,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,建设国际生态文旅示范小镇,打响“江南水乡游黎里”品牌,构筑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,使黎里古镇成为汾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“金名片”。
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,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,距上海80公里 。同里面积33公顷,为五个湖泊环抱,由49座桥连接,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。古镇镇内家家临水,户户通舟;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。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。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。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。2018年10月9日,同里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。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(乡镇)。
退思园,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古镇区新填街234号,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(1885—1887年),该园是清朝官员任兰生被罢官返回故里后建造,园名引自《左传》中的“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”之意。
震泽别称太湖,江南古镇中唯一与太湖同名的古镇,为中国历史文化古镇,蚕丝文化的发源地,是一颗镶嵌在苏嘉湖平原上的璀璨明珠。
震泽,宋绍兴初年(1131)设镇,是历代震泽巡检司署驻地。交通方便、经济发达、商贸兴旺、历史名胜古迹甚多:有始建于三国孙吴赤乌年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寺塔;有建于清同治三年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江南第一堂”——师俭堂;也有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王锡阐墓、禹迹桥等古迹。另辟文昌阁、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、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等新景。
桑蚕重镇,丝绸故乡。震泽,蚕丝产业历史源远流长,一根蚕丝串联起商贸、旅游、文化三产业,丝绸小镇魅力四溢。